专家学者论和合丨和他们一起碰撞思想的“火花”!
和合文化,如何增进不同国家、种族、文明之间的交流对话呢?
11月29日,在天台举办的“2022和合文化全球论坛”上,国内外专家学者,以线上线下的方式共话“和合”。
今天,让我们一起来了解部分专家学者对“和合”的看法吧
麦家
推进和合文化的传播
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、著名作家麦家说,世界在瞬息万变,在这种环境下,和合文化的价值是倍增的,和而不同这种精神显得尤为重要。
他认为,和合文化已经照耀这片土地、照耀这个国家、照耀我们的文化上千年,其实它也曾经一度以辉煌的成绩走出了中国……总而言之,和合文化既是中国的文化,但也需要成为世界的文化,它会让世界得到更多和谐的、和而不同的、美美与共的这种中华的智慧、中华的和善,炎黄子孙的智慧、善良和道德。
钱文忠
天台拥有完美匹配的物化样态
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、华东师范大学东方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钱文忠多次考察来访天台,他认为,天台拥有和和合文化精神资源完美匹配的物质资源和物化的样态,和合文化氛围遍布街头巷尾。和合文化创意街区、和合圣地碑公园、天台山民俗博物馆、和合人间文化园、天台山家风家训馆……这些能让人亲身感受到的物化工程,是一张又一张看得见、摸得着的和合文化传承金名片。
张立文
和合共生 共同发展
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、和合文化研究所所长张立文表示,天台是和合文化的圣地。发达国家经济实力雄厚,发展中国家积极赶上,不发达国家风险障碍明显,但各国各民族都存在自身的优劣势,只有通过和合文化互相认同,取长补短,才能稳步走向大同。
刘鸿武
和合文化的当代价值
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院长、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秘书长、中国亚非学会副会长刘鸿武说:“中非合作,就是构建命运共同体的最好证明。”近年来,中国在非洲国家新建铁路、开辟港口、帮助发展水电建设,在当地投资办工厂带动劳动力就业增收,新建孔子学院传播世界和合等,合作帮扶相当可观。去年,浙江对非贸易就已达到2500多亿人民币,今年还有可能突破3000亿人民币。
高世名
和合背后的自然之道
中国美院院长高世名则从艺术角度,讲述了他对“和合”的解读。在他看来,和合文化不光有和谐、合作的思想,也有自在、自由意蕴。
他说:“‘人问寒山道,寒山路不通。……君心若似我,还得到其中’,只有重新做回那个山水世界中的人,才能于岁月遥永间探造化之幽秘,才能于山林丘壑间得窥寒山之路径。寒岩山水之间,心境双闲之所,才是安顿身心之地,这正是‘和合’精神背后的‘自然’之道。”
陈立旭
美好的社会需要和合
浙江省委党校副校长、教授陈立旭说:“中华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和合理念和智慧,反对文明之间的排斥,倡导文明之间的交流和对话,这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。”他认为,在当下,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,必须以“和而不同”理念为重要精神支撑,要创新性地发掘和运用历史文化的时代意蕴和时代价值,将中华优秀文化作为重要思想资源、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。
陈立旭还表示,和合文化在任何时候都不过时。一个美好的社会,必须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“和合”,老百姓才能生活得更加幸福。
何善蒙
和合文化是具体可感的
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台州学院和合文化研究院院长何善蒙说:“天台山和合文化,是台州地域内因‘和合’思想而产生的理论与实践的整体,是以儒、释、道三教圆融为核心,以寒山、拾得‘和合二圣’为突出代表,是天台山文化的精髓与本质特征,与台州民间生活密切相关,是中华和合文化的典型形态和活的样本。”
他认为,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,都可以感受到和合文化的各种价值维度,无论是语言、行为、饮食、建筑、民俗等,都在直观地向大众传递着和合的精神。
王旭烽
儒释道的文化精神在天台山
国家一级作家、第五届茅盾文学奖得主王旭烽的新作散文集《向天台》也在本次论坛现场举行首发仪式。王旭烽说,儒释道的文化精神在天台山——这座和合之山,体现得淋漓尽致。从历史角度看天台山,这座山的历史就是“和合”二字的最好诠释,君子和而不同,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。中国茶文化与天台、“和合文化”的关系,几乎可以追溯到茶文化的源头。天台华顶山的茶棚、国清寺的禅茶一味等,都形成了一种文化。
内容综合于网络
往期 · 推荐